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读者服务 >> 讲座培训 >>

百年荣光,红色回忆录—“朱德”

来源:固始县图书馆|发布时间:2021-04-07|浏览次数:221

固始县图书馆 2021-04-07 08:53


百年荣光

红色历史

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1886年-1976年)

北宋思想家张载曾发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宏愿。这成为后世读书人安身立命和理想奋斗之所在。在近代列强入侵、国势倾颓之下,“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即“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这就是朱德的初心。


朱德的初心

1906年秋,朱德进入顺庆府(今四川省南充市)官立中学堂学习。这所新式学堂的校长张澜和一些教师都是从海外留学回来的热血志士。他们对中国所面临的严重民族危机比席聘三有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他们在给朱德等学生的讲课中,不断介绍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事实,还经常隐约地抨击清政府的腐败。张澜更是激愤地提醒学生:“要亡国灭种了,要牺牲身家性命,去救国家。”他的话使已经开始关心国家之事的朱德深受震撼。1906年冬,朱德从顺庆府中学堂毕业。离别时,20岁的朱德赠给同窗好友戴与龄一首诗作:

骊歌一曲思无穷,今古存亡忆记中。污吏岂知清似水,书生便应气如虹。恨他狼虎贪心黑,叹我河山泣泪红。祖国安危人有责,冲天壮志付飞鹏。

朱德的离别诗,没有传统的离愁别恨之苦,只有对古今历史兴亡的担忧和思考。他以“污吏”与“书生”、列强的狼虎之心和祖国的泣红之泪对照描写,反映出国势的严峻,以及自己爱国报国的赤子情怀。他以书生自况,明确表示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和挽民族于既倒的远大志向。

至此,朱德的初心最终形成。此后,朱德坚守这份初心,为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了整整70个春秋。他用“倾心为国志无违”“一息承肩总未休”的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不忘初心。

诗词欣赏

《和董必武同志初游庐山》

庐山真面何难识,扬子江边一岭奇。
公路崎岖开古道,林园宛转创新陂。

行游险处防盲目,向导堪称指路碑。
五老峰前庄稼好,今年跃进不须疑。

固始县图书馆地址: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陈元光大道固始县政府东南100米   电话:(0376)6165899   邮编:465200

版权所有:固始县图书馆    豫ICP备2022006081号 您是第569873位访问者